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增寿百招

增寿百招

明朝最冷门的亲王是谁?

erjian2022-06-11 12:54:50增寿百招176来源:巴马长寿网

大明王朝自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于洪武元年(1368年)登基立国以来,国祚绵延二百七十六年,历经十二代、十六任皇帝,诸帝均遵循太祖祖训,广建藩国、以卫宗庙(除非子嗣不盛、或者无嗣,无可封藩);有明一代,历朝合计册立亲王八十五位(指首封藩王、承袭者不算),其中实封六十四位、追封二十一位(靖江王爵禄待遇低亲王一等,不计入亲王位数;润王朱文圭追封在南明隆武时,不计入追封位数。)

实封的六十四位亲王中,燕王朱棣、郕王朱祁钰、沂王朱见濬(见深)、兴王(世子)朱厚熜、裕王朱载坖、信王朱由检六人升为帝系。

另外五十八位亲王,因早夭除国、无子除国、自尽除国、因事被废、犯法被废、举兵作乱被废、后裔犯法作乱除藩等原因,到崇祯十七年(1644年)三月,大明中枢覆灭时,已有二十七位亲王除封、另有两位亲王未就藩(思宗三子定王、四子永王)。

崇祯十七年(1644年),尚存在外亲藩为:

太祖位下:秦、晋、周、楚、鲁、蜀、代、肃、庆、岷、韩、渖、唐合计十三藩国;

成祖位下:赵藩;

仁宗位下:郑、襄、荆、淮合计四藩国;

英宗位下:德、崇、吉合计三藩国;

宪宗位下:益、衡、荣合计三藩国;

穆宗位下:潞藩;

神宗位下:福、瑞、惠、桂合计四藩国;

共计二十九藩国。

这其中,神宗位下四藩因明末历史风云而被人熟知;穆宗位下潞藩因南明潞监国这段历史也有名气;宪宗位下益、衡、荣三藩或是因家族轶事、或是南明时在位藩王有抗清历史,史料多有记载;英宗位下德、崇、吉三藩在明末或被外敌击破、或被农民起义军擒获,而其藩地也相对比较重要,所以史书记载也相对详细;仁宗位下郑、襄、荆、淮四藩,同样是因家族名人轶事、晚明农民起义及抗清起事等为人所知;成祖之赵藩后世有若干文学影视作品渲染,名气很大。

而太祖位下诸藩中,秦、晋、周、楚、鲁、蜀诸藩是开国建藩时封授的亲王,历史悠久、藩国长远,后世知名度很高;而代、肃、庆三藩是攘塞亲王,长期驻守边地,后期虽然不再承担守边职责、甚至藩地也有內迁的,但“塞王”的名气还在;剩下岷、韩、渖、唐四藩中,岷藩是由于后代中出了一位国家领导而为人所知,韩藩长期驻守西北平凉府,是西陲边地少见的宗藩亲王,物以稀为贵,名气稍长;唐藩虽然自建藩后绝大部分时间内默默无闻,但在南明时因唐王朱聿键登基称帝、成为南明第二任皇帝——隆武帝,而变得大大有名。

所以,一路分析下来,大明历代亲王中,要说最冷门的亲王(以藩国世系不中断衡量),应该要算太祖位下、渖王一系。

渖王,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一子朱模及其后裔的封号。朱模于洪武十三年(1380年)八月初二生于京师(南京),生母是太祖的贵妃赵氏。这一年,太祖五十三岁。

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,太祖第三次建藩,将尚未受封的诸幼子:十六子朱栴、十七子朱权、十八子朱楩、十九子朱橞、二十子朱松、二十一子朱模、二十二子朱楹、二十三子朱桱、二十四子朱栋、二十五子朱㰘,全部册立为亲王。十二岁的朱模就在这次建藩中被太祖封为渖王,起初的藩地是辽东渖阳中卫(今辽宁沈阳)。

但不过半年后,太祖考虑到渖阳地方偏远、又新近才收复,贸然将一个年幼皇子封藩于彼,恐不能使其安定畏服。所以当年即将朱模的藩地改为山西潞州(今山西长治),同时以朱模年幼不更事为由,没有马上安排这个第二十一子出外就藩,而是暂时留于京师居住。

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,朱模十四岁。这一年年初,他奉父皇太祖皇帝谕旨,随同兄长、太祖第二十子韩王朱松一起,率护卫属员等,离京探望出外就藩的诸兄:二哥秦王朱樉、三哥晋王朱棡、四哥燕王朱棣、五哥周王朱橚、七哥齐王朱榑。

朱模和朱松三月间自京师出发,先后抵达西安、太原、北平、开封、青州等地,探视诸位兄长,并传达父皇对他们的抚慰及怀念之情。探视期间,两个小兄弟和诸位兄长之间相处十分融洽。直到八月间,朱模和朱松才完成探视职责,返回京师。

此后,朱模一直在京师藩邸居住,没有前往潞州封国。洪武三十一年(1398年)闰五月,七十一岁的太祖驾崩于京师皇宫,比朱模还大三岁的侄子、皇太孙朱允炆即位,即大明第二代皇帝——建文帝。

建文帝继位后,因忙于执行“削藩令”、及出兵讨伐起兵对抗朝廷削藩的燕王朱棣,没有顾得上还留居京师的几位小叔叔:韩王朱松、渖王朱模、安王朱楹、唐王朱桱、郢王朱栋、伊王朱㰘他们的就藩之事。也许建文朝廷想的是正在展开的“削藩”如果顺利的话,这几个小亲王将来也不必就藩,安置在京师,做一辈子富贵闲人也就罢了。

不过世事难预料,经过历时三年的“靖难之役”,洪武三十五年(建文四年、1402年)六月,燕王朱棣率大军长驱南下,出其不意击破南军防卫,渡江攻破京师,获得了叔侄相争最后的胜利,建文帝则失踪于破城后的乱军之中。燕王在拜谒孝陵(太祖陵寝)后登基称帝,即大明第三代皇帝——明太宗(成祖)。

成祖登基后,诸事繁琐,同样来不及顾及留在京师的诸幼弟,于是继续安排他们在京师暂居,延迟就藩时间。

永乐三年(1405年),成祖已经登基三年,基本掌控了大明天下、社稷趋于安稳,终于有时间腾出手来安排弟弟们就藩事宜了,于是下诏,令工部在韩、渖、安、唐、郢、伊诸藩国建造王府及附属官衙,预备诸弟就藩准备事宜。

可就在永乐五年(1407年),成祖的二十弟韩王朱松等不到就藩,便薨逝于京师,年仅二十八岁。为了其他幼弟不至于重蹈韩王的覆辙,成祖命工部加紧督促诸王府建造工程,终于在永乐六年(1408年)年初,将各藩国王府建造完毕。

永乐六年(1408年)五月初二,二十九岁的渖王朱模辞别四哥成祖朱棣,率家眷护卫属官等,前往藩地山西潞州就国。从此,朱模及其后裔就定居在潞州,开时了大明渖藩在潞州历时二百三十六年的历史。

朱模为人谦恭敦厚、内敛不张扬,自就藩潞州后,一直低调行事,从不多言,因此颇受成祖赞誉,夸奖他“贤德良善”,是宗室诸王的典范。

朱模平时微小谨慎,渖藩经办诸事一般不轻易向朝廷乞援,大多自己就解决了。直到宣德五年(1430年),由于朱模的儿子们皆长大成人,需要向朝廷报备准备大婚及开建别府居住,朱模才上奏侄孙明宣宗朱瞻基,请求朝廷批准并拨付钱款,拓展渖王府,以备诸子婚礼。

宣宗除了每年例行的正旦、寿辰接到过渖王的朝贺奏章外,这还是第一次得到皇叔祖有关其他事情的上疏,惊诧之余也感叹渖王实在是太低调了,于是立即命工部派人赴潞州,为渖藩扩建王府。工部官员抵达潞州后,实地考察认为王府之外都是民宅,毁去民宅而扩充王府不大可行,于是选取在潞州城内另辟地址,扩建王府,从而两全其美。

宣德六年(1431年)五月,朱模薨于潞州,年五十二,朝廷赐谥号为“简”,称“沈简王”。长子朱佶焞继位,承袭渖藩。

朱模在太祖诸子中,既无大功、也无大过,以天性敦厚、恬淡平和著称,一辈子默默无闻,低调谦恭,在太祖位下诸藩中最是普通不过。在他的影响下,渖藩后嗣诸王及宗人也大都也继承了朱模的平和性格,安稳谨慎,从不轻易挑起事端,也不刻意表现自己,所以《明实录》、《明史》中,几乎看不到渖藩宗人的出众事迹和好恶记录,因为没有什么可写、可渲染的,渖藩可以算是大明最低调、最冷门的亲藩。

渖藩在后世史料中,得到了“恭良”的评语,以及

“宗姓诸侯支派繁衍,遍于天下,而忠厚开国,独以渖藩称首。其平居遵礼守训,世有令德,无一切华奢积习,而约束严谨。诸王宗无故不得擅出,非启请披允不得兴讼。三百年间,宗民错处,俱以无事而安。”

的赞誉,在大明历代各藩中,是非常高的评价了!

朱模去世后,他的后裔一直在潞州繁衍生息,延续渖藩的传承,共经历了八代十一王。崇祯十七年(1644年),李自成起义军刘芳亮部攻取山西,破潞安府(嘉靖八年(1529年),潞州升为潞安府),年幼的末代沈王朱迴洪被俘后农民军挟持其北上,最终下落不明,其他沈藩宗人也四散逃亡,各自求生,明渖藩二百三十六年的历史宣告终结。

一、唐朝289年,明朝276年,为何古代王朝难破300年大关?

这实际上说的是秩序的建立和破坏的问题。也跟我国固有的农耕文化相关 。

一个王朝建立,也就意味着建立了一套秩序 。如果这套秩序运行不下去了,这个王朝当然也就终结了 。一个良性秩序的标准 ,肯定是大多数人都能在其中获益,并且大多数人都拥护它。这在一个王朝建立之初,是容易实现的 。一个新王朝的建立,就意味着上一个旧王朝的灭亡 。这样的时候,往往都是气候恶劣 ,长期的干旱 ,粮食产量减少 。民不聊生揭竿而起 ,战争此起彼伏,风起云涌 。结果就是人口大量死亡,出现很多的荒地 。新王朝只需要把这些土地分给人民 ,搞一些轻徭薄赋的政策 ,人们自然就能安居乐业,人口恢复,经济发展 。

但是人的本性有贪婪的一面 ,会自然而然的去谋求获得自己够得到的资源 。权贵阶层必然就会兼并土地 ,最后大部分的农民失去土地 。那么这个时候,还是不是大多数人都能在这套秩序中获益呢!显然不是!那么这个秩序也就面临着崩溃 。

要解决这个问题 ,就必须要扩大整个社会的资源量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。只能发展工商业来完成 ,因为工商业不受季节和土地的影响 ,一种商品从生产到销售一年可以进行很多次 。而农业只能受限于土地的面积和质量 ,大多数情况一年也就种那么1~3季,可以说每年的收成都是有限的,固定的 。还要受气候的影响 ,对于农业生产而言,当然就更加的不利 。而且对于发展生产力和科技而言,工商业也更有优势 。因为农业领域的面毕竟太窄 。

但是我国的封建统治阶层,特别是皇帝,是不可能大力支持工商业发展的 。事实上我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都特别的稳固 。为什么会这样呢 ?就是因为中国太大 ,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、生产力、通讯条件、交通条件, 任何一个皇帝管理起来都非常困难 。因此使用外儒内法 ,对国家进行一种粗糙的管理 。也就是建立了一套粗糙的秩序,它很不完美,但是它能保证运行 。这个秩序的核心就是稳定 ,不顾一切的追求稳定。由此发展出来的农耕文化 ,也是要人们安土重迁 (也就是把人栓在土地上 ),注意团结,减少摩擦矛盾 ,也就是中庸之道,和稀泥那一套 。发展到了极端之后 ,是非曲直、人的个性、冒险性、创造性、批判性、反思精神 ,都显得不重要了 。稳定成了高于一切 !整个社会自然也就趋于保守、腐化 。工商业容易让人不安于现状,并且会促进人口的流动 ,不方便管理,也不利于稳定 ,封建统治阶层肯定不予支持 。

皇帝是不支持工商业发展的,甚至可以说,皇帝是不支持社会发展的 。那么民众是不是支持社会发展呢 ?也不是 !因为农耕文化状态下的人民 ,只会关心自己生活的那个区域,或者说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那部分人的利益和事情 。只要还能生活的下去,他们就会主动的维护和遵守旧秩序 , 他们并不对国家负责 。而那些贵族以及官吏,他们也只对皇帝负责 。真正对整个国家负责的,只有皇帝本人 。于是整个社会的发展走入死循环 。一代一代的王朝更替,不过是走在老路上 。两千年思想和文化都没有多大的进步 ,科技水平和生产力也发展缓慢 。

我国的社会在清朝末年,犹如一潭死水 ,就如电视剧《死水微澜》里面那样 。比如搞洋务运动的那帮人,搞了30年,连个最起码的工业体系都没有能够建立起来 !直到清朝结束,各种思想文化,科学技术以及工商业才开始飞速发展 。整个社会的资源开始增长,打破了农业的局限性 。这一切来之不易 !还是那句话,一个社会秩序是否良好,取决于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是否能够在其中受益 ,对于垄断,不管是哪种形式的 ,都必须坚决的打击 !因为工商业文明同样有它的瓶颈 ,也就是说,社会资源不再增长,或者其增长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了 ,或者其分配方式已经不能让大多数人在其中获益了 。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来源 。现在的西方社会,好像也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。

以上是我的回答,仅供参考 ,见仁见智吧 !

二、“明朝最牛皇叔”朱瞻墡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?

大明最牛皇叔朱瞻墡,一生数次被往皇位上推,但每次都被他拒绝。按道理说,朱瞻墡应该成为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才对,但神奇的是,他每次都安全着陆,而且越发受到皇帝的厚待的敬重,他最后享尽荣华富贵,高寿而终。

说起来,朱瞻墡有地位有头脑也有贤名,但有时候做事也很荒唐。比如说,朱瞻墡曾提出挖绝户坟这种无耻的建议,也容不下景泰帝的孤儿寡母,这一点让他饱受诟病。但朱瞻墡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为了自保,他在这方面堪称是大明第一高手了。

那么,朱瞻墡是何许人也?

明仁宗朱高炽与嫡妻张皇后一共育有三个儿子,朱瞻基是老大,朱瞻墉是老二,朱瞻墡则是老三。朱瞻墡作为明成祖朱棣的嫡孙,明仁宗朱高炽的嫡子,明宣宗朱瞻基的亲弟弟,身份是十分尊贵的。

朱瞻墡出生于1406年,18岁的时候被爷爷朱棣封为襄王。在次之前,朱瞻墡的哥哥朱瞻基已经被朱棣封为皇太孙了,提前锁定了皇帝之位,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朱瞻墡此生是没有任何可能成为皇帝的。

但问题是,大明王朝最缺的就不是意外,隔三差五就来点什么事,让人猝不及防。所以朱瞻墡虽无心惹事,但经常有事惹他,让他成为明朝历史上一个很特殊的存在。

朱瞻墡被封为襄王后不久,祖父朱棣就去世了,其父朱高炽继位为帝。因为朱高炽想要还都于南京,所以打算派遣朱朱瞻基到南京担任监国,筹措还都事宜。大臣们曾极力建议朱高炽只需要派遣一个亲王去就可以了,但朱高炽坚持让朱瞻基去,这为后面发生的事情埋下了一些隐患。

朱瞻基于朱棣去世后第二年四月来到南京,但到了五月底的时候,朱高炽就因为病重将亡而传诏他回北京继位。然而朱瞻基的叔叔汉王朱高煦一直觊觎皇位,他在得知哥哥朱高炽生病之后,便决定造反,还打算将朱瞻基杀死在回北京的半路上。

但朱高煦谋划不周,他起兵谋反的消息走漏了风声,引发了朝廷的恐慌,大明朝一时间风雨飘摇,形势岌岌可危。没过多久,朱高炽又去世了,但朱瞻基还未回来,所以国家暂时陷入到无主的地步,大臣们为了稳定局势,便做出了秘不发丧的决定。

值此危难之际,张皇后站了出来,她一方面派人去迎接朱瞻基回来继位,一方面又下令二儿子朱瞻墡成为监国,由户部尚书夏原吉辅佐。

就这样,大明朝同时在北京和南京有了两位监国。这就意味着,朱瞻墡也拥有了皇位继承权,一旦朱瞻基真的被叛军杀死,那么朱瞻墡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帝了。

所以,监国这件事对朱瞻墡是一个很好的机会,只要他愿意,他是很有机会的。但这件事对朱瞻墡来说风险是很大的,因为朱瞻基一旦回来了,那他势必遭到猜忌,所以他并不像争夺皇位,只想当个王爷。

朱瞻墡虽然只有十九岁,但他很聪明,为了减少麻烦,他基本上不管事,所有事情都是由夏原吉处理的,这就大大减少了朱瞻基回来之后给他带来的风险。张皇后也知道这件事的敏感性,所以她只是秘密让朱瞻墡监国,并没与下诏公布此事,只有少数几个大臣知道这件事。

果不其然,后来朱瞻基回到北京继位,他对弟弟朱瞻墡监国的事情一无所知,直到后来时机成熟了,张皇后才将此事告知于他,他也没有责怪朱瞻墡,反而越发信任。

朱瞻基登基后不久就亲自领兵叛乱,朱瞻墡被委以重任,担任了镇守北京的职责,大致相当于监国。朱瞻墡心里苦啊,自己明明不愿意抢皇帝的风头,但干嘛一次次将自己往上推呢?

朱瞻墡监国期间,大事就让人送到前线交给哥哥处理,小事就让大臣们商量着办,自己则该吃吃该喝喝,没事就跟母亲张太后聊聊天,日子过得也不错。

实际上,朱瞻墡年纪虽然小,但是政治觉悟还是很到位的,这之所以不管事,就是为了故意先是自己的能力低,没有威胁。正如朱瞻墡所料,朱瞻基回去之后,并没有责怪他只拿钱不办事,反而对他称赞有嘉,不但说他贤明豁达,还赏赐了他很多财物。

叛乱被平定之后,朱瞻墡就迫不及待地上奏朱瞻基,说自己早就该去封国了,现在天下太平了,就放我去吧。朱瞻基装出一副恋恋不舍的样子,但最后还是同意了,朱瞻墡便带着大量财宝来到襄阳,再也不过问朝廷的事情了。

朱瞻墡虽然走了,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,他的贤名就开始在朝廷传播开来。其实这件事很好理解,一个本有机会登上皇位的人,但最后却没有这么做,这样的人是皇帝喜欢的人,皇帝愿意将他树立为贤明之人的典范,臣子们自然就对他称赞有加了,他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。

不过朱瞻墡的心思其实很简单,就是当个富贵王爷,平平安安过完一生就好,其他的都无所谓。但奈何大明朝的屁事就是多呢,朱瞻墡不惹事,但事情总是惹到他,因为当皇帝的机会再一次砸到他身上了。

朱瞻基虽然贵为“好皇孙”,但他只当了十几年皇帝就于1435年去世了,他死前留下遗照让长子朱祁镇继位为帝。朱祁镇那时候只有九岁,根本就不懂怎么治国,而朱瞻墡素有贤名,就有人开始向张太皇太后建议,应该让朱瞻墡当皇帝。

没过多久,关于张太皇太后支持朱瞻墡当皇帝的消息就开始疯传,这可吓坏了远在襄阳的朱瞻墡,他赶忙写了一封信给张太皇太后,说自己并不想当皇帝。张太皇太后便召集群臣,说自己并没有扶持幼子的打算,然后亲手将朱祁镇送上皇位,是为明英宗。

这是朱瞻墡第二次拒绝当皇帝了,但这一次的机会显然比第一次好得多,但他还是果断拒绝了,可见他确实是不想当皇帝。

过了几年,张太皇太后去世了,明英宗也逐渐长大了,曾被张太皇太后死死压制的大太监王振也开始逐渐得势了。1449年,在王振的蛊惑下,朱祁镇带着二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瓦剌,结果大败,他本人还被被俘,成为了瓦剌的阶下囚。

皇帝被俘,这才中国开始历史上不是没有先例,但在明朝还是头一遭。

国家发生如此大的变故,朝廷也开始理论纷纷,是营救朱祁镇呢,还是另立新君呢?众大臣都拿不定主意,这时候朱祁镇的母亲孙太后站了出来,她深明大义,认为国家不可一日无君,应当另立新君。

孙太后仔细思考之后决定,朱瞻墡是皇室宗亲,德高望重,年龄也合适,让他当皇帝他可以迅速稳定朝政。孙太后便派人去襄阳传朱瞻墡入宫继位,朱瞻墡得知消息后忧心如焚,适合当皇帝的人那么多,怎么老是看上我呢?

这是朱瞻墡第三次有机会当皇帝了,这一次机会其实也挺好的,但他觉得风险还是挺大的,毕竟自己是朱祁镇的叔叔辈,朱祁镇还有弟弟和儿子,怎么都轮不到他,一旦自己贸然登基称帝,指不定有性命之忧。再者说了,朱瞻墡根本就不想当皇帝,这才是最要紧的。

所以说,朱瞻墡不准备去北京当皇帝,所以他写了一封信让人带回去交给孙太后,这封信写得非常有水平,大意是说,让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继位为帝,让朱祁钰(朱祁镇的异母弟,也是唯一的弟弟)担任监国,并派遣得力干将去营救朱祁镇。

朱瞻墡说的话其实是十分得体的,主要体现出三层意思:

第一,朱瞻墡没有想当皇帝的意愿,这样就不至于引起朱祁镇的怀疑;第二,建议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当皇帝,也可以使自己免于被朱祁镇猜忌;第三,让人去救朱祁镇,生为人臣,这是应该做的。

可以说,朱瞻墡此时的政治头脑已经逐渐成熟了,他写的这封信非但表明自己是个无欲无求之人,还十分尊重皇帝的权威和皇位继承的传统,非常有说服力。孙太后看到这封回信后,果然打消了让朱瞻墡当皇帝的想法。

当时的情况是,瓦剌大军还包围着北京,他们为朱祁镇开出了巨额赎金,但以于谦为首的众多大臣并不打算满足瓦剌的要求,他们一方面积极组织防御,一方面建议孙太后立年龄稍长的郕王朱祁钰为新皇帝。

孙太后迫于压力,于是下诏立朱祁钰为帝,是为景泰帝。朱祁钰之所以得以继位,是因为他跟大臣们达成了一个约定,那就是他继位后要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,自己只是代替朱祁镇管理天下的,将来皇位还是要传给朱祁镇的后人。

后来北京包围战取得胜利,明军又先后数次击败瓦剌军队,瓦剌见在朱祁镇身上得不到什么好处,便想到了一个狠毒的计策,那就是放朱祁镇回去,让明朝内部生乱。

1450年8月,朱祁镇回到北京,被朱祁钰封为太上皇,在南宫居住。朱瞻墡见朱祁镇回来了,觉得这件事非同小可,万一朱祁镇复辟了,那么情况就对自己不利了,所以他就写了一封信给朱祁钰,嘱咐他一定要善待朱祁镇,不但要保证他的生活,还要时常去给他嘘寒问暖。

朱祁钰表面上答应了朱瞻墡的要求,其实心里开始另打算盘了,因为他尝到了当皇帝的好处,所以不打算让侄子朱见深当太子了,而是想让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当太子。朱祁钰一方面派遣锦衣卫监视朱祁镇,一方面着手更换太子事宜。

听说朱祁钰要换太子,大臣们都极力反对,就连汪皇后也出面阻止。朱祁钰不顾大臣们的反对,一怒之下废掉了汪皇后,让朱见济的生母杭氏当皇后,然后废太子朱见深为藩王,立独子朱见济为新的太子。

然而朱见济在成为太子之后不到一年就去世了,朱祁钰受了很大的打击,身体也开始一天不如一天,最后竟然生了重病,还开始卧床不起。朱祁镇找准机会,在大臣石亨和徐有贞等人的帮助下,趁朱祁钰生病的时候发起夺门之变,重新夺回了皇位,这件事史称夺门之变。

朱祁镇在被关押七年之后才成功复辟,心中的怨恨自然是很大的,他开始秋后算账,下令将扶植朱祁钰的于谦和王文等人,以迎立外藩为帝的罪名处死。朱祁镇对叔叔朱瞻墡也产生了怀疑,认为他也是始作俑者之一。

朱瞻墡虽然远在襄阳,但什么事他都知道,他见侄子朱祁镇复辟成功,还对自己产生了疑心,心中就有些害怕。不久之后,朱祁镇还派使者去襄阳,说要朱瞻墡到北京去商议大事。

朱瞻墡知道自己该采取一些行动了,他左思右想之后上了个奏折,说朱祁钰为杭皇后修建的陵墓是在太豪华了,比皇陵的规模还要大,这是一种僭越的做法,应当毁掉。

郕王葬杭氏,明楼高耸,僣拟与长陵、献陵相等。况景陵明楼未建,其越礼犯分乃如是。

朱瞻墡为了跟朱祁钰撇清关系,连毁绝户坟这种建议都提出来了,他为了自保确实是不择手段啊。不过朱瞻墡的建议得到了朱祁镇的认同,他后来排了三千人去毁掉了杭皇后的陵墓。

事实上,那时候杭皇后已经去世并且下葬了,可怜杭皇后先是白发人送黑发人,死后不但不被朱祁镇承认名分,连葬身之所都被朱祁镇给掘了。所以说,朱瞻墡算是提了一个丧尽天良的建议。

但是这件事并没有让朱祁镇完全消除对朱瞻墡的怀疑,但他得以不用去北京了。后来朱祁镇在一次跟孙太后聊天的时候,意外得知朱瞻墡之前拒绝当皇帝这件事,还看到了朱瞻墡当初写给孙太后的信。

朱祁镇这才完全明白了朱瞻墡是无辜的,于是尽释前嫌,还派人去向朱瞻墡道歉,并将他请到北京参加宴会。朱瞻墡临走前,朱祁镇又赏赐给他大量钱财,他再次全身而退。

1464年,朱祁镇去世,其子朱见深继位,是为明宪宗。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,朱瞻墡担心朱见深不会像他父亲朱祁镇一样对待自己,便开始表忠心,他这次将矛头对准了朱祁钰(那时候已去世)的汪皇后。

朱祁钰被废之后,汪氏被降为郕王妃,跟女儿一起居住在郕王府。朱瞻墡上了一个奏折给朱见深,请求将汪氏母女赶出郕王府。但朱见深性格仁厚,不准备穷追猛打,于是拒绝了朱瞻墡的请求。

朱瞻墡就有点慌了,以为朱见深对他有意见,好在朱见深看出了他的心思,便派人去襄阳安抚他,还赏赐他许多钱财和土地,他因此才安下心来。

1478年,朱瞻墡在襄阳去世,死时七十三岁,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是这样的:

王小心清慎,笃于孝敬,尤为诚孝昭皇后所钟爱。然能守礼法,远嫌疑,故虽有异议,不为上下所疑,卒能安荣寿考以终其天年。

朱瞻墡一生小心谨慎,守礼法,远离漩涡中心,虽然几次差点当了皇帝,还常常被别人议论,但他都可以做到不被皇帝猜忌,还受到厚待和尊重。

之所以称朱瞻墡为大明朝第一皇叔,是因为他一生历经六位皇帝,见证了明朝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大事件,而且他几乎都卷入其中,但他最终却能全身而退,还成为让包括朱瞻基在内四位皇帝都敬重的人物,最后还以73岁的高龄去世,不得不说是个奇迹。

另外,襄王这个爵位一起传到明朝灭亡才结束,一共传了十一代,其子孙无不是享尽荣华富贵,知道明朝灭亡为止。

发表评论

评论列表(0人评论 , 176人围观)
☹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